top of page

聖誕 - 當下的盼望

Updated: Dec 26, 2020


兩千年前的聖誕夜,牧羊人帶著羊群,攀山越嶺,在雪地匍匐前行,為的是朝著星星尋找耶穌。三博士從東方而來,斯文人卻要渡過荒漠,路程艱險,甚至冒著背叛而會被殺的危險來尋訪耶穌。因為盼望這位彌賽亞,他們就勝過了一切艱難和恐懼。聖誕節,耶穌的榮光也照到我們的心中?真的除去了我們心中的黑暗?


壞消息疲勞症

人習慣留意負面的消息,遠遠多於正面的消息。舉個例子,當你在聽牧師講道時,忽然有大聲響,大部分人都會轉向尋找這些聲音的來源。人自遠古已習慣趨吉避凶,“避凶”常常充滿人的心思意念,是天然的傾向。這就是為甚麼於最近兩年冒起了這麼多時事網紅KOL,他們專門發掘負面消息,作出悲觀的預測,卻動不動有數十萬的粉絲追棒。我必須承認,我也是粉絲之一,也深知道在求知的背後,是想撫平懼怕和不安。但聽得多了,就會出現「壞消息疲勞症」(Bad-News Burnout)。當新聞或負面資訊不斷播放和迅速傳播,就會引發人們的負面情緒,個人或集體掉到無能為力的深渊裡。


作為信徒,對於要為世界帶來光明盼望的教導,可謂倒背如流。但現實是,我與朋友談時局,分享越多恐懼越大。我跑中國超過十年,深知道一國一制的模樣,大致估計到香港的走勢。這段日子,我不斷與盼望和無助打交道。我常常提醒自己:資訊,講的是現實,卻不是真實;網紅的意見可作參考,但那不是真理。因為,耶穌在兩千年前– 最黑暗的日子,為我們帶來真盼望,這盼望今天仍然生效,甚至是最管用的禮物。


盼望遠超樂觀

盼望和樂觀是經常被混淆的概念。盼望與正向心理或樂觀不同,樂觀是認為凡事都會好,有時會過分地避開陰暗,只看光明而迷失了真實的自己,更不懂得從軟弱中尋求神。盼望不單是快樂或樂觀,而是在接受和確認現實後,仍能擁有可能的看法。盼望是一種信心,由內而外地產生,讓人有力量迎向明天。例如,我每天都會面對不同挑戰,我常常對自己說:神總有恩典。每次這樣從心宣告後,踏實的感受,突發的信心就隨之臨到。


盼望是從失望而來

盼望與失望是相反的,卻又像一雙筷子並行。失望是“失去希望”,原因可以是因著不好的改變、被迫失去、社會不公義、疫病肆虐等。在失望時,人會失去能力和方向感,仿佛被困著了(stuck),人因而無法充分發揮,更無法看到新的可能。面對世界急劇改變,我們天天經歷失望,學習如何與失望共舞,是重中之重。


盼望是在失望或絕望的情況下孕育出來的。失望時,面對它,停留和穿越它,從中學習,轉化失望背後的負面思想或情緒。盼望幫助人找到可能性,從而朝向更好的未來前進。盼望就像陽光,照射出可能性,新的生命,突破的意念,讓人或機構能進入改變,甚至再提升。

沒有指望仍舊盼望

怎樣保持盼望?我常常與團隊或好友一起走過“化失望為盼望之旅”。我們定期聚在一起,無論於線上或線下,先分享最真實的種種想法和感受,更重要是不停在分享,而是將這些需求放在禱告中,每次總有出人意外的平安和突破性的想法。總鼓勵著我們盼望那看不到的,多於那看得到的。Hope that is seen is not hope (羅八24-25 )。有一次,我感到政局很不樂觀,主讓我看到他手中有很多隻牌,祂彷彿告訴我,他才是in charge,只要他一出牌,看似悲哀的紅局都可以被改寫,我的重擔即時脫落,從心微笑起來。及後,當時嚴峻的局面確奇妙地翻轉過來。昨天,我與同工分享在國內工作又遇到道德上的沖擊,可能要有做不下去的心理準備。禱告中,主在一次提醒我們, 2007年開展國內事工,主給的經文是祂開了的門,無人能關(啟三7)。仿佛主想擴闊我們怎樣看“關門” - 地上的關門不代表天上也關門,即或地上關門,事工停止,過去十多年的基業,必然繼續影響下去,甚至可以用另一種模式來展現。我頓時輕鬆起來,開或關都不重要了,反而期待要看主的新作為。結果,事工又能繼續,更同時學了寶貴的一課。


我們看事情,甚至看神,總有一套固有的模式或想法,都在影響著我們怎樣評估現況。別讓你的過去定義你的將來,才能有盼望地走下去。當你感到失控、失望,快要抓狂的時候,找你的屬靈同伴,尋求聖靈導引,化失望為盼望。記著,盼望是在失望的情況下孕育出來的,盼望是越過失望而來的。



66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