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當懼怕發酵時

Updated: Nov 25, 2020


有一天,孫兒要求祖父給他講故事。祖父就講了一個關於兩頭狼的故事。


一頭狼有憂慮、有很多負面的情緒;另一頭狼卻滿有信心、性格溫暖和樂觀。這兩頭狼天天都打架,孫兒好奇地問祖父:「那麼,哪頭狼會打贏?」祖父回答:「那要視乎你常常餵飽的是哪頭狼了!」憂慮和信心就像這兩頭狼,在每個領袖的心中不斷爭戰,誰勝誰負,視乎我們用甚麼來餵養自己的思想了。


人天生傾向憂慮,很少餵養我們的信心,卻常常餵飽憂慮。路加福音八章22-25節記載耶穌平靜風浪,耶穌和門徒分別展示了懼怕與信心。門徒去叫醒耶穌,說:「老師!老師!我們快沒命啦!」耶穌醒了,斥責那狂風大浪,風浪就止住,平靜了。耶穌對他們說:「你們的信心在哪裡呢?」耶穌不滿,或許是因門徒與祂同行多時,目睹祂施行過的各樣神蹟──醫病、趕鬼、叫死人復活,卻因突然出現的風浪,就對耶穌的大能大力失去信心!反觀耶穌,在風浪中仍能安然睡覺,或許那是因祂信心的錨是繫於對天父的認識。


焦慮會將人變成一頭躁動不安,甚至帶著攻擊性的狼。民數記第十三章記載了十二個探子的故事,本是奇妙的異象之旅,卻因懼怕差點變成流血收場,成為我們的警惕。十二個探子,十個懼怕,只有兩個有信心。相同的困境,竟然衍生懼怕與信心的不同表現。這次異象之旅,他們看到同樣的記號──要兩個人用槓抬著的葡萄。他們告訴摩西說:「我們到了你派我們去的那地,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;這就是那地的果子。」相同的經歷,懼怕的卻將「但是」放大了!「但是住那地的百姓很強悍,城鎮又大又堅固,我們也在那裡看見了亞衲族人。亞瑪力人……赫人、耶布斯人和亞摩利人……」我們看事物,多會從內心投射,充滿懼怕的人也會有領受,但看到的多是不可能,那是源於不同的眼光。


有信心的認為行動最實際,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撫百姓,說:「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!我們必能征服它。」但那些憂慮的,不單不願行動,更拒絕安慰,甚至會進一步證明自己的懼怕有理,要人認同。「我們不能上去攻打那些百姓,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大。」將敵人說成是巨人,誇大敵人的能力,將上帝的應許和記號都拋諸腦後,甚至矮化。


憂慮的人不單停頓、拒絕安慰、辯解,甚至散佈懼怕的謠言,將敵人無限放大。「我們所走過、所窺探之地是吞沒居民之地,並且我們在那裡所看見的百姓都身材高大。我們在那裡看見巨人,就是巨人中的亞衲族人。我們在自己眼中像蚱蜢一樣,而在他們眼中,我們也確是這樣。」那地如何將人吞下?如何把自己跟蚱蜢相比?他們甚至以巨大敵人的眼光來看自己,變得微小不堪。誇大懼怕是具有傳染力的,重複的謠言會讓人信以為真,被玷污和迷惑了。他們忘記了上帝過去的大能大力:救他們脫離奴隸的捆鎖、十大災難、紅海分開、盤石出水、鵪鶉自動飛來等,這是全人類都夢寐以求要看的神蹟。那可能只是幾天或幾個月前發生的事,懼怕的人卻彷彿忘記得一乾二淨。


當懼怕發酵下去,他們開始埋怨、不相信、要辯解、要認同,叛逆和結黨,甚至想出惡計來。懼怕若不止住,可以演變成暴力。民數記十四章1-4節:「全會眾大聲喧嚷,那夜百姓哭號。以色列眾人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……寧願死在這曠野!……我們不如選一個領袖,回埃及去吧!」懼怕的人會將懼怕傳染開去,甚至影響別人不再跟從神,喪失了命定。他們甚至一起計劃犯罪,對付不能認同他們的領袖,結果,他們的不信讓他們在曠野飄流四十年。我們絕對不要讓懼怕來定義、甚至決定我們的將來。


時局令人充滿灰心和懼怕,若忘記了上帝的本質、祂過去多方的拯救,那我們的信仰根基就會被搖動。要回顧上帝的帶領,別讓懼怕發酵下去,以致你漸漸遠離神,甚至與敵同謀!以上的經文為鑑戒,作領袖的,要常常檢視自己的思想和情緒。你在餵養哪一頭狼呢?

“Starve your fear, feed your faith.”


#賴淑芬/#豐收慈善基金/#懼怕/#兩頭狼/ #兩頭狼的故事/#敵人/ #埋怨/ #鍡養我們的信心/ #平靜風浪/ #恐懼放大/ #不信/ #回顧神的拯救/#Starve_your_fear_feed_your_faith

160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