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孤獨 - 看懂自己,自在人生

Updated: Nov 23, 2020



莊子說:「人與天地的精神獨處。」人只有在獨處,才能清除迷霧,看到生活的真相,發現自己,發現上帝。

我覺得孤獨可以理解為人際的缺失,但也是通往獨處的豐盛之路。肺炎肆虐,封城和限聚令等措施,使人們從熙熙攘攘變為寧靜。仿佛上帝將人類推進孤獨中,想我們洗滌心靈,因為心靈如何,將影響我們能否迎向漫天風雪的逆境。然而,長久以來,人們聽到 “孤獨”兩個字,總會有不太好的印象:一個人的性格有問題嗎?不喜歡和人交往是一種病態嗎?連父母都不想讓女兒孤單,催她結婚。我縱然有自己的家庭和群體,但我仍然嚮往孤獨,深深喜悅蹓躂於愜意自在的空閒。


群體,有時讓人更孤獨

我喜歡教導性格理論,知道隨著人年長,即或是外向性格的領袖,也會越來越內向,安靜地沉澱生命,預備下一里的生命傳承。獨處,可以是人刻意而為的。耶穌以獨處的身教來說明它是多麼重要。無論被多少人擁擠和追捧,祂都會選擇孤獨的時刻,與自己和上帝對話。獨處,有時會感到寂寞,但也有一種自在的滿足感。從他人和事務中撤離,才能完全成為自己,聚焦自己和懂得自己。

年輕時,明知自己快要耗盡,我仍是花時間在人群中,停不了做事和說話。更甚是為自己安排繁忙的日程,無法停下來。回想起來,是在滿足被肯定的心靈渴求?或透過繁忙來證明自己有用?那時,我不懂得獨處,仿佛獨自面對自己是件可怕的事。因為長久沒有理會自己,靜下來時,各種累積的情緒和煩惱一湧而上,被嚇怕逃跑。

缺少獨處,即使相識滿天下,到處受歡迎,人卻可以活得越來越迷茫。人群散去,傾談過後,心裡仍感落寞。畢竟,人成熟了,那種對靈友的要求更難找到,即或找到了懂得你的人,對方也不一定有時間或有心靈空間來滿足你。加上,人總是喜歡自我表述,卻弱於聆聽,缺乏同理的對話,會讓你更感孤單。

發現自己,發現上帝

獨處是個讓心靈愈合的最佳時刻。外人眼裡的你和獨處時的你,可以是兩個樣子,表面假裝淡然,內裡可以是不知所措,缺少平衡地處理這兩個的我,人越來越不真實,不自由。獨處,發現脆弱的自己,

淌著血的傷口,救贖就臨近,發現一直在關切著自己的上帝,祂給你療傷止痛。

你會發現其實對於某些問題,你不一定需要別人的意見,你內心深處很多時已有答案。與自我對話能讓自己更清醒、更精準、更適切。何況時刻注視著我們的聖靈保衛師總在旁邊,等著回應我們的需要,只是我們太懂自救,太少求救。保羅提醒我們,要心意更新而變化 ,這正正是在獨處中,透過反省,辨別神的同在,才能達致的轉化。不斷的在獨處中找到自己,找到上帝;找到上帝,又找回自己,這是信徒一生要走的成聖之旅。

孤獨讓人回歸自我

獨處也是弄清自己的生命真相,是每個人認識自己最好的途徑。不迷失過去,不驚恐於將來,不急著讓生活給予你所有的答案,細思慢想,擁抱當下。只有在獨處時,你才會更加篤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,人只有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才能關愛和滋潤自己,讓自己的破碎變得更完整,活得更加完滿。獨處的時光,其實是人生裡最好的時光。我寫得最多心靈札記,與神對話,疑難方案,更新改變,就是在這些時刻。偶爾翻看就驚訝,獨處,它沒有智者相伴,但它充滿智慧。

照顧好自己,更懂得愛人

獨處也是個協調生命矛盾的時間。我常常活在矛盾中:體貼自己?或捨己順服神?選擇嬲怒?或是放手原諒?在各種試煉中,與神摔跤到順服,這都是生命更新變化過程中的起伏寫照。安靜,思考、整合,與神對話,自我調節就趨於同一。獨處,看似是以自己為中心,但它並不自私,它總是圍繞著群體的事情,一個人變得美好,團體也被祝福。所以,獨處讓人懂得自己,也同時懂得別人,建立美好的界線。從而尊重他人的獨立性,讓他們做好自己,不必符合你的期望。這表示你能夠聆聽他人的心聲,獨處是培養同理心的地方。

享受孤獨的美好時刻

我獨處時的自己最輕鬆,最能活出自己。如何與孤獨和諧相處?不必在意一個人吃飯,一個人於海邊沉思,一個人踱步,一個人運動,儘管閒閑留白。其實世界是自己的,不一定與別人有關係。最懂得自己的也是自己, 把自己安頓好,反而能安靜而輕盈。我從害怕孤獨,到擁抱孤獨,如今嚮往孤獨。好想趁機會為孤獨“正名”。


懂得獨處的人,隨時都有伴,他並不孤單,永遠都有「主和自己相伴」。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