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賴淑芬

脫離家暴的琳琳

琳琳(化名)的爸爸媽媽從四川來福建打工,帶著一對年齡相仿的子女。琳琳從小在福州長大,但在家裏很不開心。爸爸工作忙碌,很少時間在家,不大理會子女。媽媽則很多時間在家,但重男輕女,常常要求琳琳做家務,卻從不要求弟弟做,而且做不好便打她,嚴重時甚至用鐵棍打。弟弟擁有的東西,琳琳未必能擁有。而且她因為營養不良,所以個子矮小。

琳琳也不確知到底這位媽媽是親生母親還是後母,因為她從小有記憶開始,鄰居便告訴她,她親身母親已經病死了,那是她的後母。雖然她願意接受後母成為她媽媽,但媽媽對她和弟弟的態度卻截然不同。爸爸下班回到家裏,只會聽媽媽講論琳琳不乖、不聽話,他從不知道琳琳和母親之間發生甚麼事,琳琳也沒法從他那裏得到保護,反而是忽視……

琳琳覺得在家的日子太煎熬了,於是,趁著一次去井邊洗衣服的時候,逃跑出走了。流浪也意味著失學,因她不想被家人找到行蹤。琳琳在街頭流連多日,有人報警,民警將她送到救助站。當時她頭部多處有明顯疤痕,傷口開始流膿。她閉口不言,不願透露任何家庭資訊,不想回家。

救助站人員和泉源之家的義工不厭其煩地用溫暖的語言,關愛的眼神與她交談,讓她漸漸能消除心理隔閡。琳琳後來也同意到泉源之家住下來。


同工讓琳琳加入泉源之家的溫柔家。琳琳個子比較小,五位姐姐都很照顧她。琳琳在這裏感到很安全:沒有人欺負她,沒有人要求她做很多很多的家務,更沒有人打她。她有獨立的床鋪、衣櫃和書桌來開展新生活。

同工也繼續為琳琳一天兩次洗傷口,邊洗邊聊天,認同琳琳心裡的憤怒、生氣和委屈的感受。有時候,傷口痛得受不了,琳琳哭,同工也跟著哭。後來,琳琳和同工們熟悉了,洗傷口時琳琳便分享她感興趣和開心的事情,同工也鼓勵琳琳在這裏安心生活,更多地發揮自己。

琳琳要追上小四程度,由同工先為她補習,再回歸正規學校讀四年級,然後同工仍每天陪伴指導琳琳做功課,每週到學校跟進琳琳的心理動態、課堂表現和與同學相處的情況。同工為琳琳設計了獎勵計劃,只要她堅持每天上學,遵守校車規定,遵守學校規定,積極完成功課,便可獲得一些零花錢,到超市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。琳琳逐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,也慢慢展現了唱歌、做手工和畫畫的天份。

泉源之家相信每個孩子足夠成熟,便能夠勇敢地和他人說自己的故事,過往的傷害都會成為他們生命的祝福。我們既肯定琳琳受傷的感受,也讓她知道自己不是唯一受傷的孩子,逐漸除去琳琳的自憐。琳琳學習在困難中積極思考,勇敢地活出精彩的人生,拒絕以惡報惡,學習饒恕父母。


另外,琳琳雖然與人相處容易,但有時難以表達自己,所以我們也安排她參加過突破自我的拓展小組。琳琳從小與父親的關係疏離,也令她從小就渴望得到男生的愛和保護,我們也針對這問題教導琳琳如何跟異性相處。琳琳仍然無意中出現行為問題,例如偷看別人私隱、別的孩子擁有新文具便發脾氣、偶爾不服管教等等,同工便再一遍遍地解説道理,矯正琳琳的行為。


走過崎嶇和艱辛,琳琳已在泉源生活四年多,長成一個漂亮成熟的少女,順利地升入了初中二年級,成績良好,與師友相處融洽。她更希望能繼續升讀高中,可以順利回歸社會工作。雖然談到父母時,她仍心情複雜,淚水不自覺流出,但她說自己會努力預備,好好面對將來。





31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