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為中國困境兒把把脈,給良方

自筆者10年前領受異象,要服侍中國的流浪兒童,及後真實地目睹這些孩子的處境堪虞,無論是數量之龐大,或心靈之破碎,筆者就頭也不回地與團隊開辦了家舍來收容和重建孩子。事工的策略是先做好模式,再作成效研究,整合資料作出版和訓練,以推動更多人服侍困境兒童。筆者遂於2016-17年以論文研究來評估模式的成效,題目定為:困境兒童全人服務經驗敘述與啟示──以「泉源之家」為個案研究


國內關乎困境兒童的全人關懷服務(下稱:全人關懷)研究,實在鳳毛麟角,可以推想大量困境兒缺乏整全的有效服務。而這個研究乃為補足這方面的不足,透過質性方法,以有代表性的「泉州市泉源少兒培育之家」(下稱:泉源之家)為研究案例,探討中國困境兒童,包括流浪兒、留守兒、親人坐牢的孩子和流動兒童。透過搜集他們對全人關懷服務的主觀經驗和看法,以評估全人關懷是否能夠滿足和回應他們的需要,同時優化服務,歸納出一帖良方,俾便參考及廣傳,祝福更多仍然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孩子。


筆者將發現歸納為六個方面:

第一,完成了一份頗為詳盡和有代表性的「全人關懷服務模式」的文獻,並六個向度的內容,既能補充現有的空白,也同時展示了生命被轉化的種種故事和可能。筆者在訪問其間常常忍不著流淚,因著聽到孩子敘述非一般的坎坷遭遇,還有他們感人的成長點滴。

第二,孩子當家作主,提供了第一身的改良意見,更讓社會大眾知悉和參考他們的意見,來制定關乎他們的服務。同時更進一步優化整個服務模式。也多謝孩子教會筆者突破自身的眼光限制,從另一個角度去明白和採納他們的意見。

第三,十五個受訪者於接受服務前和後,分別非常大。他們描繪來到家舍之前的生活,所用顏色都以黑灰或暗淡為主,內容主題亦較負面:孤單無助、罪疚和深層的傷害等。而加入泉源後的生活,他們以多彩的顏色來描繪,內容亦比較正面和開心,顯示有朋友,有盼望和豐富的生活經歷。

第四,研究顯示受訪者的需要,並非如馬斯洛(Abraham Maslow)的心理需求所言,要先滿足低層次的生存需求後,人們才會產生進一步的需求。按研究者是次的發現,受訪孩子的需要,並不是以基本的衣食住行為首要。他們最關心的是關係和心靈層面的深層或高層次渴望。他們形容自己的改變,主要是源於關愛、成長和發展的方向。原來,要幫助受訪者改變,最好的切入點,反而是先滿足高層次的需要。

第五,筆者歸納出了一個關鍵成功因素表(如下)。圖表指出了機構和孩子的強項和優勢。先識別關鍵的成功因素,以此指標評估孩子的成長,找出實現目標所需的相關服務,能更有效地做計劃,訂定優先次序,投放資源,達致最大的影響。
 
第六,筆者發現受訪者的生命,原來蘊藏極大的優勢和爆炸力。他們年紀相仿,經歷卻不同;特別每人均有不一樣的抗逆力。我們日後提供服務時,應加入孩子的優勢評估,及早發掘和發展他們的內在潛能(無論是先天還是來自後天的經歷),讓他們能認知和使用,加強他們的自尊感和解難能力,因而提升動機,建立自信,發揮所長,永續成功的經驗


然而,這個研究在抽樣方面是集中於能聯絡的孩子,並非針對「自行失踪或自行要求離開的孩子」,以致得到的研究資料較為正面,未能反映所有孩子的意見,值得跟進研究。


最後,多謝孩子、機構和老師們的支持,完成研究,也給予筆者和同工的莫大肯定,全人模式確能同時救助和轉化孩子。筆者將會出版這個研究,使它成為訓練和分享的內容,以回應主一直給予的異象,到不同的地方,培訓更多有心人來服侍更多困境兒童。


 
6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