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 (約一14) 。耶穌是一位萬王之王,吊詭的是他來到這個世界,沒有選擇上流身份;沒有帶來隨從;沒有文憑學歷;也沒有贏在起跑線,反而成為非常卑微的人!
耶穌來到,沒有贏在起跑線 耶穌沒有贏在起跑線
先談談耶穌的家譜,在馬太福音,四十個祖先中有十五個,都曾經被迫害、逃難、遷移、甚至無家可歸。例如大衛逃避掃羅王的追殺;嬰孩耶穌逃避希律王的殺害;阿伯拉罕離開本族本鄉,何嘗不是流徙呢?又因饑荒為生存要說謊。此外,耶穌的祖先以撒 ,沒有食物要寄居他方;雅各也因此曾經寄居埃及;路得與前夫亦因饑荒,由伯利恆去到摩押,沒想到路得與她婆婆,再因饑荒回到怕利恆。
耶穌不單只選擇非常基層的家譜,祂更取了非常卑賤的身份 - 難民、木匠、基層、被迫害,甚至像無家者 。祂生於貧窮、長於貧窮,或許,也為著更切身地明白和服侍貧窮人。
耶穌是難民
腓立比書二章形容:「他本有神的形象,卻不堅持自己與神平等的地位,反而倒空自己 …」耶穌沒有選擇做有權的貴族,或被尊崇的文士或法利賽人,他選擇了一個奴僕的身份。昔日耶穌來到世上,正是希律王政治迫害最嚴重的時期。嬰孩的祂在瑪利亞的懷中與約瑟逃難到埃及荒漠之地。我曾經去過埃及,見過沙漠,日夜溫差嚴重,佈滿有毒昆蟲,強盜橫行,沙漠逃難,何嘗不是難民生活的寫照?希律死了,耶穌回到加利利的小鎮拿撒勒,一個被邊緣和輕看的地方居住。
耶穌是基層
以賽亞先知形容,耶穌多受痛苦,也像個被人掩面不看的人一樣,被藐視,人們也不重視他,所以他熟知貧困人士的心境和需要(以賽亞書53章)。耶穌當時的社會,有九成人是貧窮人,多數為農業,土地只由少數富有的地主擁有,當時納稅也很重。耶穌的職業是木匠,比農民再低一層,因為無地可耕,可謂低層中的低層。正因為耶穌的背景,所以很多人跟隨他,因為他以五餅二魚 ,餵飽很多貧困的人。
被藐視?四福音的記載:「拿撒勒能出什麼好的麼?」(約一46),「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麽?」(約七42),「那不是木匠的兒子嗎?」(太六3),拿撒勒就好比今天的深水埗,是低下階層,偉人不會在此出。我曾經到過中東,看過耶穌於拿撒勒住過的舊址,看見時就哭了,我沒有想過萬王之王所住的地方,就如現今香港的板間房一樣,一百呎左右的破舊房子。耶穌展現了一個何其卑微的身份,告訴我們他愛貧困的人。
耶穌像無家者
耶穌卻對想跟從祂的人說 :「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 ,但人子卻沒有棲身的地方。」(太八20) 耶穌是露宿者?在釋經上有不同的說法,或許是象徵意義。耶穌傳道時流離浪蕩,沒有固定居所。有部分學者表示,其實耶穌的居無定處,正反映著當代很多人也是生活在邊緣裡,向下流,而不能向上流。例如聖經中提及的麻瘋病人,他們要住在城外,表示連四幅牆的屋也沒有。露宿的生活型態發生在第一世紀 - 極之不公義的社會。門徒跟隨耶穌,做漁民都能以船作為資產,因打漁賺錢也可以購置房屋;但跟隨耶穌就要成為無產階級,甚至被邊緣化,有福音但沒有資產。因此耶穌說自己像狐狸沒有洞,飛鳥沒有窩,除了體認當代的邊緣人,也向跟從他的人說明,跟從祂可能都要放下世界的物質追求。
耶穌亦代表無聲、被壓制的一群
以賽亞書說他被藐視,被拒絕,人們都不看他,他受痛苦時也沒開口。耶穌出生的年代是十分殘酷的,看歷史會發現希律是一個極度殘忍的人,他為保存權力將很多親人殺害,甚至大量殺害嬰孩。耶穌的年代有位彼拉多,歷史學家指彼拉多性情急躁,沒有經審訊就殺人,可以形容當時是專橫獨裁的政權,是一個相當黑暗的時候。最後你會發現耶穌很像現今的政治難民,在一個沒有公平的審訊下,就被釘在十字架上面。耶穌明白被壓制的人,因為耶穌體會過他們的經歷。今天我們面對威權的政權,無論身處任何打壓,主都明白我們。
這篇文章,會讓你深刻領會到耶穌在馬太福音25章提到,我們服侍弟兄中一個最少的身上,就是服侍在耶穌身上的意義。耶穌道成肉身來到這世界,成為小子中的小子,無權無勢,被人看不起,被蹂躪、 被迫害、 甚至被殺害,所以他很明白小子的經歷。祂的道成肉身,祂所取的身份,正正提醒我們,跟進祂,不是追求世界,而是謙卑地關懷貧困的鄰舍。
Commenti